酱酒为何选择“重阳下沙”?

“九月九,下河挑水煮新酒。

茅草青青,赤水流,

扁担悠悠,挑两头。

挑来河水贵如油,

煮出美酒冠九州。”

又是一年重阳节,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,除了登高思亲、赏菊饮酒等习俗外,在茅台,它还是一个下沙生产酿新酒的酱酒之始。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,为何神奇的酱酒偏偏是重阳节开始酿造呢?

高粱成熟

每年九九重阳节前后,酒都仁怀境内赤水河谷的红缨子糯高粱成熟,酿酒师纷纷使用首轮成熟的高粱即“沙”,开始第一次投料生产,即为“下沙”;一个月后,河谷两岸山冈上的高粱成熟,则开始第二次投料“糙沙”。

赤水河清

酱香酒的生产离不开赤水河的滋养,因此赤水河的水质对酱酒至关重要。每年的端午节至重阳节,是赤水河河谷的雨季,期间水土流失,河水浑浊,呈赤红色;而重阳节至第二年端午节之间,河水由“赤”变“清”,清澈透明,特别是重阳节前后的水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,这也是重阳下沙的第二个重要条件因素。

气温下降

重阳下沙的第三个条件,在于气温下降。农历九月份,已到秋高气爽时,茅台镇的平均气温降低至25℃左右,更有利于人工控制发酵过程,酿酒微生物也在自然选择中存活下来,建立独特的微生物体系。

“下沙”包括润粮、蒸煮、摊凉、加曲、堆积、入窖发酵等六个工序,顺天时、应地利、集人和,自然恩泽,古法酿造,方成一杯上品酱酒。

重阳下沙,不仅是一种酱酒工艺,还是一种传承百年的酿造精神,更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。